从牙膏到护肤品
明年,消费者就可在市面上看到两面针牌的化妆品了。
在牙膏等主营业务停滞不前,多元化发展又身陷泥沼之际,两面针又欲转战化妆品领域以求突破。日前,记者了解到,两面针正在委托化妆品代工企业进行加工,明年将正式推出护肤产品。
其实,两面针进军化妆品领域,并不算多元化投资的首例。据了解,近年来,面对两面针牙膏等主营业务停滞不前甚至下滑的局面,两面针一直都在尝试将投资目光转向牙膏以外的其他领域,保持多元化的投资,试图取得公司业绩的有效突破。
2004年,两面针出资2945.2万元投资扬州旅游用品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又分别投资了广西两面针九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肥白雪洗涤剂有限公司、柳州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等三个投资项目,合计投资1660万元。
2007年6月,两面针出资4390万元向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成为捷康公司的第一大股东;8月,两面针确定增资控股子公司安徽两面针芳草日化有限公司建设华东区域产业基地计划;10月,又分别提出了增资两面针(扬州)酒店用品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以及投资2.6亿元组建两面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议案。2009年,两面针合计出资2.2亿元,与柳州市两面针旅游用品厂共同出资组建柳州两面针纸品有限公司。
有关人士认为,近两年的投资,已经让两面针与牙膏业务渐行渐远,转战护肤品,并不让人吃惊。
奥玛国际集团白雪映象日化企业营销副总经理张红辉表示,“两面针转战化妆品市场是必然的趋势,因为牙膏市场遇到了瓶颈。从近几年来看,两面针在牙膏市场领域上表现都不是很乐观,由于外资牙膏品牌的激烈竞争和渠道的挤压,两面针在市场渠道上难以有作为。从目前牙膏市场现状来看,两面针还处于一个很弱的现状,之所以要往其它品类领域发展,其实就是在补充自身品类的发展和满足市场的需求。 ”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从近几年财报可以看到,两面针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今年前三个季度亏损更是高达5239.32万元。从目前市场分布来看,牙膏市场已被高露洁、佳洁士、黑人、中华与云南白药等品牌瓜分,市场格局趋于稳定,两面针很难再从牙膏市场中有所突破,只能转战化妆品市场。 因此,他认为,两面针转战化妆品市场是不得已而为之。
优势与劣势
明年的“两面针牌化妆品”能否受消费者青睐,还不得而知。
但张红辉说,“作为本土口腔护理品牌来说,两面针在牙膏市场领域有着多年的市场沉淀,进入化妆品市场终端运作的话,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比如稳定的品牌发展基础和良好口碑、良好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一定规模的技术研发团队等。另外,两面针这么多年通过牙膏品牌建立起来的成熟渠道网络布局和网络经营能力,也是两面针运作化妆品市场的有利条件。”
不过,更多的方面持质疑态度,认为两面针转战化妆品领域将面临很多新问题。
分析人士称,两面针多年以来的多元化尝试已经证明,两面针还没有在多元化之路上打出漂亮一仗。在实业投资方面,无论是其控股的安徽两面针芳草日化有限公司,还是参股的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而重点进军的纸业至今两年过去了,仍没能扭转亏损的现状。
因此,分析人士认为,两面针陷入了多元化泥潭,主业难避萎缩,而新扩展的业务未稳,经营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压力。
但两面针总裁林钻煌却给出了另外的看法。他认为,虽然包括两面针在内的本土日化企业目前与国际大品牌难以抗衡,但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国传统日化企业将迎来新的商机。
林钻煌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超市在乡镇以及县一级发展非常迅速,中国传统的日化产品将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尤其是像两面针这样的中草药牙膏。
可见,在多元路上前行多年的两面针,仍然没有放弃牙膏主业。
“面对洋品牌造成的强大冲击,天然中草药是两面针的绝对优势。两面针因牙龈止血有效而富有盛名,但过去对品牌核心宣传力度不够,在护龈方面的优势逐渐被消费者淡忘,现在两面针要从保护牙龈从而保护牙齿的根本入手。”一位业内人士也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