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理事、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根据协会工作安排和理事长办公会意见,现就今年前三季度的协会主要工作和明年工作打算向大家简要通报如下:
一、 前三季度主要工作
(一)召开了全国口腔护理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议。3月13日,行业标委会在南京召开。会议听取了标委会秘书处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及制修订标准情况;听取了三个分委会的工作报告;就标委会的工作机制和委员构成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期间,还召开了标委会的主任办公会,研究了此后的主要工作和相关问题。
会议确定,今后标委会将更多地参与行业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要在标准体系的建立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外单位上报的涉及本行业的标准要认真审查,并就相关问题与国家标委会进行沟通,如两面针在牙膏中的测定方法,口腔护理用品“流通标识”等。
标委会和协会科技委今年正在制修订并准备上报的标准计划包括,行业标准计划:牙膏用氟化钠、牙膏用硝酸钾、牙膏用氯化锶六水化合物,同时修订牙膏用二氧化硅;国家标准计划有:口腔护理产品中过氧化物的测定方法、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口腔护理产品中乙二醇与二甘醇的测定方法、口腔护理产品中植酸钠的测定方法、口腔清洁护理液、牙膏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同时修订牙膏、牙膏用保湿剂两个标准。
另外,根据行业的要求,并报经国家标委会批准立项,2010年,由行业标委会的中草药牙膏分会起草了中草药牙膏规范,经科技委反复讨论修订,并经今年5月中旬召开的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这个规范已于今年6月14日下发。为慎重起见,规范暂为试行,试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发现,请大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组织了“牙膏生产技术概论”编写工作。“牙膏生产技术概论”是行业的一本教课书,去年协会决定编写后,秘书处即着手相关工作,年底在哈尔滨召开了编委会议,确定了编写内容纲要,成立了编委会。今年初,在南京召开了第二次会议,有科技委员和企业推荐参与编写的12人参加。会议明确了本书编写工作的意义、用途和具体时间安排;确定并宣布了编委会的人员组成(编委会主任为韩泰军,审定委员会主任为焦玉峰);听取了与会同志对编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受协会委托,编委会秘书长,倩采公司总工程师徐春生同志在会上对本书的编写章节作了具体介绍,并演示了范文。
本书计划分九个章节,在时间上立足现在,兼顾历史,着眼于将来;在地域范围上以国内为主,兼顾国际;在适应人员层次上以行业中等技术人员为主,兼顾初级和高级技术人员。截止8月底,本书初稿已全部写出。9月上旬,协会组织在苏州市召开了第三次编写工作会议,邀请相关方面专家15人对初稿进行了逐条的审定修改,并对进一步修改工作做了分工,要求11月底前完成第二稿,之后再行审定,并视情编印。
(三)持续实施了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今年协会审查部共审查牙膏生产企业19个,其中一次通过率为80%。一次性未通过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领导对生产许可换证工作不够重视,未按照生产许可有关文件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安排,协会审查部上半年对生产许可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此后,牙膏生产许可审查将下放至省级技术监督局,协会审查部继续保留,主要负责细则的修订和许可的抽查监管工作以及相关的培训和技术咨询工作。
(四)科技工作。3月份,协会科技委召开了主任办公会,商定了今年协会科技工作的内容安排和准备修订的标准法规。会议还邀请中华口腔医学会胡德瑜等4名口腔专家就《功效型牙膏》标准和《牙膏功效评价》标准实施细则进行了讨论沟通,商定了功效型牙膏临床验证的医疗机构和美白、清新口气、去牙结石等功效型牙膏的评价方法问题。经过讨论,双方一致同意适当增加临床试验机构,并尽力减轻企业负担。
此次会议后,行业标准化中心据此对已颁布实施的“功效型牙膏”标准进行了修订。5月18日,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科技委全体会议,对修改后的这一标准进行了讨论通过,并与此后对少数委员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反复商讨,现已定稿上报。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于4月25日在成都市召开了轻工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并于今年8月初召开了全国轻工科技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轻工近年来的科技工作,提出了下步工作要求;请国家有关部门讲解了近期国家科技工作的重点。我会的重庆登康、云南白药公司和蒋玮、陈健芬、高鹰三位同志分别作为科技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了会议表彰。此次会议前,轻工联合会下发了多份文件,要求各行业统计上报和推广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以及行业前沿课题,同时成立了日化行业技术创新联盟。按照中轻联要求,协会积极认真地完成了相关工作。
(五)安全课题工作。行业产品安全评价机制课题组自去年初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三次会议,考察了包括高露洁、宝洁、葛兰素史克在内的7个国内外牙膏生产企业和两个原料生产企业以及广东省质检院,并向国家工信部作了汇报,得到了工信部的支持。今年上半年,课题组成员分别撰写了课题提纲,在5月18号召开的协会常务理事会上向与会人员作了简要的演示汇报。会后,根据国家工信部的要求,协会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国家工信部撰写了课题报告,提出了建立行业产品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议。这个课题报告已作为本次会议的文件之三下发给大家。报告详述了我们行业的质量安全生产状况和国外同行的不同点,以及如何解决存在问题的建议意见,应该说是行业安全质量工作的一个大全。由于报告比较长,就不在会上宣读了,请大家回去之后认真阅读,并领会精神,搞好相关落实工作,也欢迎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在这个报告中,课题组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就是要建立行业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体系,这是我们应该做也是能够做到的,至于国家层面的工作,协会会进一步与政府部门沟通。8月初,就行业产品安全性评价体系如何建立的问题,协会科技委主任办公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初步意见。
(六)协会评估准备工作。民政部组织的对协会、商会综合评估工作已经三年,现已由自愿申报参加改为必须参加。目前,轻工联合会已有三分之一的协会通过评估,其余正按要求逐批申报。根据轻工联合会的安排,我们协会可能会在今年底或明年下半年参与评估。为此,协会上半年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新制定了行业自律公约、行业职业道德准则、行业争议处理规则等条约,并书面征求了各位理事意见,现已正式实施。另外制定了协会内部的人事管理制度,修定完善了财务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截至目前,各项应有制度已经健全并付之于实施,为正式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市场牙膏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工作。为了确保牙膏产品的质量安全,对社会消费者负责,对行业负责,今年年初,协会委托国家牙膏蜡制品检测中心对市场上销售的部分牙膏产品进行了质量安全抽查,共抽查了59家生产企业的91个品种的产品,抽查结果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个别还比较严重,具体情况已由行业检测中心主任孙东方同志在常务理事会上作了通报,个别问题还专门对相关企业领导提出警示,这里就不详说了。下半年,协会又委托国家牙膏蜡制品检测中心对行业63个企业的140批次牙膏、3批次漱口水、3批次牙粉的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抽测,现正在检测之中,具体结果之后公布。
(八)行业市场宣传工作。根据行业市场发展情况,近几年我们持续进行了行业的市场拓展宣传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年,在国家“两会”召开之前,协会又专门写了关于在全国,特别是在中小学内加大口腔健康教育力度,引导和组织中小学生坚持每天两次刷牙和正确刷牙的提案,此提案分别通过全国总工会和纳爱斯集团的人大代表提交“两会”,受到会议重视,已分别交教育部和卫生部予以办理。
上半年,协会还分别同几家省市电视台作了联系,拟将去年在中央台播出的行业公益宣传片推荐到更多的省市地方台播放。目前,这项工作还在继续联系之中。此外,协会还与国家扶贫基金会作了联系,如果行业内企业愿意,拟联合开展一个向全国国家级扶贫县200所小学赠送50万个“爱牙护齿”小礼包活动,其中包括新闻发布会、电视媒体宣传等。“9.20”爱牙日前后,协会还多次参与了部分企业的市场宣传活动,以体现企业和行业的社会责任,同时彰显行业品牌。
(九)行业数据统计和打假工作,协会自身的行业数据统计过去一直只有少数企业参加,且由于填报内容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今年协会对这一工作作了改进,减少了平时每季的填报内容,修订完善了年终的填报内容。企业统计范围扩充至所有牙膏生产企业,且全部通过协会邮箱填报,减少了企业负担。希望各牙膏生产企业能按时如实申报,协会将对此数据予以保密。
行业打假工作一直是我们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了生产许可管理,兼之企业和假冒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行业联合打假工作暂停。但据了解,现在仍有不少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有无证生产经营,严重损害了行业的形象。针对这一问题,协会在网站专门设置了打假热线,欢迎各企业和社会消费者在网上举报。对举报出的问题,协会将报知国家质检总局和工商总局,并联合行政执法部门予以查处打击。
(十)召开了常务理事会。5月18日,协会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召开了协会今年的常务理事会。本次会议共四项内容:一是通报了1-5月份协会主要工作。二是请国家牙膏蜡制品检测中心孙东方站长通报了今年年初受协会委托,对哈尔滨市流通领域销售的牙膏产品进行抽样和检测情况。三是听取了杜邦丹尼斯克公司戴振刚、重庆登康公司蒋玮、国家牙膏蜡制品检测中心孙东方、高露洁公司姜宜凡等专家的安全课题工作汇报。汇报围绕原材料、生产控制、产品检测以及安全生产未来发展方向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行业产品安全评价及相关机制的建议意见。四是讨论通过了《中草药牙膏规范》。
(十一)组织了第二次行业培训。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协会于今年7月23日~26日在厦门成功举办了行业第二届质量技术人员培训班。行业内40余家企业,约80名技术研发、质量检测部门的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届培训班请七位专家详细解读了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牙膏产品的相关法规标准,以及原材料安全、微生物控制、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为保证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协会还组织对参训学员进行了结业考试,并对考试合格者颁发了结业证书。
参训学员一致反映,本次培训内容既有高层面的国际性法规,又有行业的具体标准,既有管理方面的内容,又有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是一次内容丰富,结合实际紧密的培训;通过培训开拓了视野,掌握了更多的生产知识,为行业质量安全生产奠定了更好的基础,建议行业定期组织类似培训。
二、明年协会主要工作打算
(一)完成“牙膏生产技术概论”的编写出版。“牙膏生产技术概论”是行业近二十年来编写的第一本教材,协会非常重视这本书的编写工作,力争把这本书编写成为集知识性、科学性,在国内外有一定权威性的教材。因此,一定要保证质量,这样就比原计划要推后一些。具体计划:年底前,再组织一次专家审定,之后进行第二次修改,力争2013年第一季度定稿,第二季度出版发行。
(二)组织第三次行业培训
拟于下半年组织行业第三次培训,培训主要对象为企业市场及相关负责人。培训内容,一是产品包装的形象识别设计;二是商标权问题;三是广告宣传。
(三)标准法规工作
制定标准:
1、国家标准:
(1)口腔清洁护理用品通用标准;
(2)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基础标准;
(3)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中芦荟胶的测定方法
2、行业标准:
(1)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用氟化钠;
(2)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用硝酸钾;
(3)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用六水合氯化锶
(4)控制过度包装的相关标准(目前,行业过度包装的问题比较普遍,且很严重。最近行业作了个调查,共抽查116款产品。其中,纸盒高于软管小于10mm的只有15款,仅占12.9%,其余在10mm-50mm之间;软管横截面比纸盒横截面大于等于50%的只有10款,仅占9%。协会拟限在盒长减管长不超过10mm,管面积比盒面积大于等于50%为符合标准,现还在征求意见中。)
修订标准: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用二氧化硅
(四)召开协会六届五次理事扩大会
第二年度召开以科技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协会六届五次理事扩大会。会议主要内容:一是报告2012年工作;二是总结行业几十年来的科技发展,表彰科技先进工作等,展望和部署后期行业科技工作。
(五)持续进行生产许可审查工作并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六)发掘整理行业历史资料,总结弘扬行业发展文化
我们的行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行业,在大量的历史文献中都有行业发展的记载,行业内的诸多老企业也都有展馆,保存了一些历史资料或早期的生产设备和产品。由于企业结构的变化和老一代企业领导逐步退出行业,发掘整理这些文化资料已是当务之急。去年,我们曾利用行业组织成立55周年之际进行了行业文化演示,但同时我们也深感资料的匮乏和零散。最近,协会的名誉会长焦玉峰同志提出发掘整理行业文化资料的建议,并自愿承担一些具体工作,协会认为这个建议很好,拟成立专门的行业文化领导小组,在这次会议之后具体进行这些工作,包括文献资料搜集整理、老的生产设备收集、图片拍摄、行业文化的归纳总结和图书编印等,希望全体行业同仁,包括原材料企业积极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为企业、也为行业作出历史性的贡献。同时,协会积极倡导企业建立自己的展室或小型博物馆。
(七)组织进行行业产品安全性评价体系建设工作。
建立行业产品安全性评价体系是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做法,也是国内相关行业的已有要求。所以说,我们行业建立这个评价体系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同时也是我们行业产品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这一点,昨天的协会理事长办公会作了认真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推动这项工作。
行业产品安全性评价体系如表。
项 目
|
类 别
|
安全保证措施
|
原材料选用
|
有安全数据支持的
|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
|
无安全数据支持的
|
由企业按相关程序评价,并进行必要的毒理安全试验,评价报告和毒理安全试验报告自愿报协会安全性评价委员会备案。
|
生产过程控制
|
原材料生产工艺
|
按“牙膏用原料安全生产自律规范”实施。
|
成品生产工艺
|
按“牙膏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实施。
|
成品安全评价
|
一般产品
|
符合国标安全指标要求;
由企业按照相关程序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可豁免部分数据要求。评价报告保留至产品的使用周期结束为止。
|
特殊产品
|
符合国标安全指标要求;
由企业按照相关程序评价,必要时进行毒理试验,评价报告保留至产品的使用周期结束为止。评价报告和毒理安全试验报告自愿报协会安全性评价委员会备案。
|
安全问题处理
|
产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
企业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制度,协会建立科学、系统、完善、覆盖全国的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协会安全性评价委员会承担全国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的收集、分析、评价、反馈工作,并不断加强、改善监测方法,保证及时收集并处理行业安全不良反应信息及问题。
|
应急处理
|
以《牙膏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要求为基础,建立产品上市后安全问题应急处理机制,包括产品流向记录、召回决策、召回实施、召回产品的处理等内容,并认真付诸实施。
|
注:原料和成品的安全性评价可以引用目前已有的安全实验数据,参考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相关领域已有的评价结果。
从表看,本安全性评价体系包括4个项目,8个类别,8条要求。具体要做的工作,一是成立行业安全性评价委员会,建立企业安全性评价小组;二是制定委员会和小组的职能;三是明确安全性评价的要求和程序;四是规定安全性评价的环节和范围;五是制定对安全性问题的处理办法。就上述5项工作协会已初步征求了相关专家意见,征求结果:一、普遍赞同这项工作,认为非常必要和重要。二、建议协会评价委员会由相关毒理、法规、口腔和生产研发专家组成,以15人左右为宜,应保证其独立性、公正性、公平性和权威性。其职能是:起草相关标准、程序,评价涉及行业安全的社会热点、紧急事件,完成来自政府的安全性评价任务,对有争议或需由委员会来完成的原料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价。三、建议企业的安全性评价小组由3-7人组成,由企业一把手负责,相关质量、研发、生产、法规、毒理人员参加,也可有条件的聘请社会专家参加。其职能是对采购原料、配方设计、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和终产品进行安评,决定是否上市,并对上市后出现的安全性问题予以跟踪和处理。四、关于原则和产品评价范围,多数认为应该是没有安全性数据的新原料和使用此原料的产品。同时建议对原有的《牙膏用原料安全生产自律规范》和《牙膏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予以修改,增加安全要求后采用。五、关于工作进度,大部分专家认为应该循序稳步推进,由试点到试行,再到强制执行,总体工作在3年左右时间完成。
协会认为,以上专家意见很好,基本体现和反映了国家政策和社会要求,也结合了行业实际,但有些问题,如评价范围等还需进一步论证。
此项工作是一项要求高,涉及面非常广,也有相当难度的工作,协会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将努力推进落实。目前看,这项工作大概有以下具体工作要做:
1、确定行业产品安全性评价体系并报告国家相关部委,争得国家政府部门认可;
2、制定下发行业产品安全性评价程序;
3、筹建行业产品安全性评价委员会,并制定工作细则;
4、敦促企业建立产品安全性评价小组和相关机制;
5、进行企业安全性评价试点,并总结经验;
6、完善行业产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并纳入生产许可实施细则;
7、全面推行行业产品安全性评价工作。
以上各点为行业产品安全性评价全部工作内容。明年力求完成前4项工作,后3项工作视情后续完成。协会希望行业同仁,包括原料生产企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在此次会议后,不等不靠,主动地仿照宝洁等外企的做法,先干起来,在干中摸索和完善自己的安全性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