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三十载砥砺前行,孙东方与黑龙江省轻工研究院紧紧联系在一起,四十年风雨兼程,他始终站在检测、标准与科研的前沿,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这个职务不仅仅代表了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回首牙膏检测领域,他始终是一线老兵。
坚持啃下质量检测这块硬骨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搭乘改革开放的快车,各行各业都在急速发展,但是从牙膏检测方面来讲,当时黑龙江轻工研究所的仪器、设备都比较陈旧,硬件设施很落后,同时,作为一个老牌国有单位,在转制过程中缺少资金的支持,面临很大的困境。
1989年,孙东方顺利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生物系毕业,被分派到黑龙江轻工研究所,从事牙膏蜡制品质量检测工作,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孙东方走进企业,从工艺、原材料、管道设备着手,扎扎实实将一个个环节都细细筛查,下场服务到企业一蹲就是十天半个月,最终找到企业的桎梏。
年轻的他不图回报,虽然在研究所工作,但是很有企业的生产经验。从1992年开始,孙东方开始配合行业做质量调查工作,并且每年进行一次,把检测出的问题及时和行业企业通报,使整个行业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
2005年接任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时,由于经费非常少,摆在他面前的有很多难题。但是孙东方保持了东北人骨子里的韧劲,在困难面前始终不低头,他主动出击寻找合作项目,积极承揽业务,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在他与团队的努力下,终于逐渐摆脱了困境,孙东方三个字在业界也渐渐崭露头角。
到目前为止,在他的带领下,检测中心已经拥有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等五十多台套大型设备,已是一个现代化的检测中心,同时他还带领行业研发刷磨仪等检测仪器,均已投放市场,前景可观。检测中心也逐渐转变发展劣势,每年的收益平均增长20%左右,任务还在不断扩大。
专注在牙膏标准领域深耕
我国标准建设起步相对较晚,2005年之前,行业只有6个标准,其中包括1个牙膏标准和5个原材料标准,但是这些标准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孙东方自2005年接任常务副主任以后,着手研究国外的先进标准以及标准体系的建设,同时开始着手打造行业内部的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行业标准已经有五十几项立项,在标准制定后,五年一修订,对于行业的管理也逐渐规范,孙东方在牙膏标准建设方面树立了一个标杆。
孙东方认为,从牙膏行业来讲,我国的标准并不落后于国际标准,目前为止,已建立产品标准,原材料标准,管理标准,方法标准及原材料安全规范等标准,现在正在着手制定功效的测试方法标准。例如牙齿的美白、去渍等,功效标准也已经建立,甚至可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国家标准起点高,发展速度快,但是随着消费者知识结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致,并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目前看来,原有的很多国家标准指标已经成为企业内控,整个行业的标准体系已经逐渐形成,标准的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孙东方坚持走在行业第一线,加强与国内外业界先进标准的交流,接连起草了数十个国家、行业标准,主持审定、制定、修订标准近百项。30年来,由于工作繁重,缺少休息时间,引发了很多疾病,但是现在仍在带病工作,这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重视科研与人才后备军建设
除了一线工作者之外,孙东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兼任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导师。孙东方认为,长期与高校保持联系,对大学来说,可以使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同时可以为科研院所解决后备军的问题,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
据了解,作为项目负责人孙东方主持了十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口腔清洁护理用品中三氯生含量测定和省科研机构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中药牙膏中功效成分检测方法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其科研生涯中,也是硕果累累,2009年参与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磷脂氢化工艺设计及其产品应用开发》的研究工作,参与省科技厅科研项目“环保防冻单租分水性预除底漆”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质检总局公益项目“口腔护理产品中重要禁用和功效性成分检测方法研究”等,并且还不断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开拓新领域的研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