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ENG | 中文

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

China Oral Care Industry Association

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的秘诀

  • 2020-08-04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创业经验事迹介绍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江阴县要塞乡澄南村的一个由3.8万元借贷资本起家的小厂经过创始人李兴30多年时间经营和发展,已成为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统辖60多家企业、领军全国精细磷化工产业的集团公司。产业领域涉及精细磷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液体化工品仓储物流、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现代服务等产业,产品远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实现营业性收入723.78亿元,上缴各种税费14.03亿元。

30余年弹指一挥间,澄星人用辛劳和智慧绘制出了一幅中国民营企业的艳丽画图,打造出了一颗中国精细磷化工业的闪亮之星。先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民营化工明星企业、首届中国化工新世纪十大杰出企业、全国石油和化工民营明星企业、中国无机盐行业技术进步奖、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石油和化工优秀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纳税大户、民营企业就业先进单位、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突出贡献奖等百余项奖项,成为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

人们惊叹于澄星集团取得的成功,想知道它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许多人迷惑不解的是,在这个布局全国、联通中外的庞大企业群里到底隐藏着什么跳跃不止的动力和长盛不衰的秘诀?

是抢抓机遇吗?是的。机遇也是资源,一种不费成本却稍纵即逝的资源。澄星几乎抓住了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大的发展机遇,确保企业走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改革开放初期,抓住了以工补农大力兴办乡镇企业的发展机遇,从本厂缺产品、缺资金、缺人才、缺原料、缺销售渠道的实际出发,实行“四借”、“四联”、“五基地”发展战略,促进了企业资本的快速积累,站稳脚跟,打下了图谋更大发展的根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前后,国家强调发展外向型经济。澄星及时提出了“科技开发出成效、新品当家作引导、北上南下攻外贸、千方百计拓渠道”的对策,主攻外贸出口。从1990年9月第一批外贸业务成交,1992年3月实现中国散装磷酸出口零的突破,到1996年成为国际跨国大公司唯一的定点长期供应商;从五氧化二磷,到牙膏级磷酸氢钙,再到食用级、电子级磷酸;从开发国内市场,到挺进国际市场,极大地拓展了澄星产品的市场领域和生存发展空间。外向型经济日益壮大,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台阶,实现了质的飞跃。

2001年,澄星抓住了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云、贵等磷矿、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利用当地出台的优惠政策,从矿山开采、建自备火电厂和水电站,生产原料黄磷,到购置200列自备火车车皮,制造4000个化工专用集装罐箱,建造5万吨级开放式散装码头,再到添置50多万立方米化工储罐,建起120万吨的江阴本部精细加工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从矿山通向国际跨国公司的磷化工产业链。不仅大大提高了澄星在社会分工不充分情况下抗风险能力,而且有效地利用和驾驭了市场化发展的规律,降低了综合成本,分享了各个环节上的利润。

近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澄星又迅速提出了 “以磷为主、同心多圆、向高向深、两头延伸”的发展战略,借用“前店后厂”概念,打造产业链,把主导产业磷化工向后拉长、向前延伸,形成既有原料基地、又有深加工精细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最低成本,争最高效益,不仅保证了利润的最大化,而且展示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同时,利用多年经营磷化工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和国际商贸、仓储物流事业,扩大了经营范围,提高了整体效益。

甚至2008年的国际金融风暴也可以成为澄星的机遇。为抵御风暴的负面影响,国家投入了4万亿刺激经济发展,澄星敏感地意识到新能源、新材料是国家提倡发展的新兴产业,在经济低潮的时候大胆投入,上了年产60万吨“PTA”项目,两年后果然需求量大增,产品价格猛涨,效益特好,成了建厂以来少有的高利润产品。

是着意创新吗?是的。创新是发展之根、企业之魂。澄星人深知,企业要发展,光“苦干”不行,还要在技术、经营、机制上不断创新。

科技创新,开发产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澄星始终坚持“科技立厂、科技兴企”的方针,通过自主研发、国际交流和智力引进率先推进创新型产品,并将其迅速推向市场,注重“以现有产品为基础,技改两头找出路”,努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的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其中牙膏级磷酸氢钙、电子级磷酸等一大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基本上做到每一个季度就有一个新品种或高规格的产品问世,真正做到了“技改投入先人一步,产品开发快人一拍”,永葆竞争活力,勇立市场潮头。目前,澄星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1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个,国家火炬项目3项,有6个产品是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指定的唯一供应商,还获得了8项技术专利。近年,又在国内首创利用磷酸生产副产品蒸汽发电重大节能项目,为磷化工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开了新的途径。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循环型、综合效益型、和谐发展型”的发展目标,澄星集团正坚定地朝着“绿色工厂”的方向前进。

经营创新,拓展市场。企业成败取决于市场,市场是企业决策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归宿。得市场者得天下,失市场者失天下。多年来,澄星产品供不应求,“同行时常‘闹饥荒’,澄星总是‘粮满仓’”。为什么呢?关键在于他们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坚持苦练内功适应市场、通过特色经营抢占市场、不断开发新品引导市场、善于联合同行扩大市场。在国内,对“三高”(高收入、高消费、高新技术)、“三大”(大省、大市、大发展地区)的市场实行有效调控,站上制高点,赢得主动权;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通过“适应、加盟、融合”,积极加入跨国公司产业链,将自己老老实实地“捆绑在国际跨国公司的战车上”走向世界,让澄星产品从东南亚开始,逐步延伸到中东、欧洲、北美、拉美,远销世界各地。

机制创新,激发活力。一个企业要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机制有活力,班子有合力,老总有魅力,企业有实力”。多年来,澄星创造了一套独特的、灵活的激励机制:干部能上能下,一年一聘,既相对稳定,但也经常大的换岗;员工能进能出,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约束双方,违反合同依法办理;工资能高能低,工资由基础工资、补贴工资、绩效工资三个部分组成,有计件工资,有定额工资,也有年薪工资。车间员工实行“五定一奖”的薪酬考核制度,“五定”是“定岗位、定产量、定质量、定消耗、定成本”,均与工资薪酬、奖励挂钩;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奖,建议被采纳出了成果年终拿红包;成绩、贡献自己申请、自我申报,经过评定审核,合格者领取奖金;从不发平均奖,没有贡献就没有奖金。领导干部实行分工负责制,即“厂长负责各司其职,坚持原则主动灵活,单向请示逐级汇报,一声令下坚决照办”。“人有岗位,物有定位,实绩到位,讲究实惠”,“不讲过程讲结果,不承认苦劳疲劳,只承认功劳”

是善用人才吗?是的。从政治角度看,人是企业的主人,从经济层面讲,人是企业的活资产。人才就是财富,就是未来。现代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就是要把优秀人才引进来,把各路人才用起来,把所有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李兴常说,“得人才者得天下”,“创造一流的企业,先要构筑一流的人才高地”。传统观念是将生产工人作为一线员工,而澄星从民营企业的实际出发,把市场销售人员和重要的管理干部作为一线人员,因为这些人才是真正站在竞争激烈的风口浪尖上的。他们认为,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优秀的管理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比技术人才重要。现任公司副总裁李岐霞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先在一家世界500强大企业里干了两年,直到2007年,才回国进入澄星集团。开始先下基层一线锻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而后才安排当了总裁助理。在开发“PTA”项目过程中,她负责国际市场开发,凭着娴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对国外市场的了解,沉着应对,争分夺秒,出色地完成了自己承担的任务。当过5年总裁助理之后,李岐霞开始参与公司管理决策,借用自己在世界500强企业里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引入管理咨询公司的管理程序,从管理体系到薪酬绩效考核,从人事招聘到员工培训,每个环节都亲自参与,认真把关,把企业管理规章按照全新的理念自上而下地梳理一遍。同时引进大批优秀职业经理人,为企业注入了专业的、高效的管理程式,增强了生产经营的活力。还建议聘请外国专家作为公司的项目顾问或高管人员,加快了澄星集团的国际化步伐,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在全球一体化大环境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给企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重用职业经理人的同时,澄星企业还特别重视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一方面,自1987年开始,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引进了数以百计的专业人才,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岗位上施展才能,另一方面,又设法把一些暂时没有考上大学的、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招收进厂,送他们到大专院校委托培训。企业规模越大对人才的要求更高,澄星还经常选送一些有抱负、有能力的大学生员工到国外接受培训和锻炼。

“人才不等于全才,好人不等于能人,能人不等于完人”。澄星的用人观是”三讲三不讲”:讲能力不讲学历,讲水平不讲文凭,讲本领不讲年龄。对于引进的人才,澄星总是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一般先在基层锻炼一段时间,而后“给他们压担子,为他们引路子,让他们赚票子,赚不到票子就换位子”。广州中山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赵俊丰,1998年7月进公司,通过多次培训,比较全面地把握了澄星企业的文化理念、精神状态、管理风格和主要规章制度,主动要求离开公司本部,参与收购东川黄磷厂,开发云南弥勒“矿、电、磷一体化”项目,从技术员当起,一干就是10年。因为表现突出,被晋升为磷化工事业部云南弥勒磷电公司分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由于他有理论,有实践,能吃苦,肯钻研,已于2004年入党,2012年之后又被选为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聘任为集团总裁助理。

经过多年努力,澄星集团逐步建起了四支队伍:一支作风严、素质高、遵章守纪的职工队伍,一支业务强、品德好、奉公守法的供销队伍,一支脑子活、技术精、乐于奉献的科技队伍,一支能吃苦、肯吃亏、作风过硬的管理队伍。真所谓“万余人马,四路大军,各尽其职,各显其能,齐心合力,共铸辉煌”

是文化发力吗?是的。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要比经济规模,比科技含量,还要比文化品格。如果说前者是硬实力的话,那么后者就是软实力。硬软兼备,才有竞争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多年来,澄星始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致力于用文明创建塑造新人,用企业精神凝聚人心,用先进理念更新观念,用文体活动活谐氛围,用绿化美化优化环境。

在澄星办公大楼内的过道里,在大小企业老总们的办公室里,到处可以看到一些警句格言,那都是李兴他们在多年企业工作实践中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体现了澄星人全新理念,诸如“发展是硬道理,赚钱是真道理,亏本就没道理”,“一流企业卖规则,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力气”,“没有不景气的行业,只有不景气的企业”,“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有难;出路出路,出门之后就有路”,“创新、创新、再创新”。不搞大路产品的肉搏战,要搞高新技术产品的攻坚战,“质量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质量的最高标准不是国标、部标,而是市场客户是否适用需要”,“产品好不好,不是看省优、部优、国优,首先要看市场是否占有”,“今天的第一不稀奇,后天的第一才有意义”,“没有不服从管理的职工,只有不会管理的干部”

李兴说,计划经济是权力经济,市场经济是规律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权力加规律。那么,有哪些规律呢?一是价值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产品价值,市场认知度决定产品价格;二是竞争规律,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活鱼吃死鱼不可避免;三是货币规律,税率、利率、汇率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四是发展规律,资本积累完成后必然走向资本集中,最后会向资本垄断进发。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定要找市长、省长,当然更要找市场。光找市长、省长不找市场是不行的,光找市场不找市长、省长是不灵的。

这些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话语让人倍觉新鲜,令人振聋发聩。正是这些独特的思想理念,长期熏陶着澄星员工,引领他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全新的心境和姿态投入生产经营实践,创造出了异乎寻常的业绩。这是澄星企业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富魅力的组成部分。

澄星集团的企业文化当然也会直观地体现在一系列思想文化工作的载体中。他们重视办好《澄星人》报,唱响《澄星之歌》,兴办企业学校,组建关工委,资助学校教育,冠名女子足球队,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等等,积极引导广大员工提高觉悟、陶冶情操、丰富学识、增长才干、愉悦身心,优化环境,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和和谐进步的文化氛围。

抢抓机遇、着意创新、善用人才、文化发力等等,确实是澄星得以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秘诀,其实也毫无秘密可言,因为这些条条杠杠几乎尽人皆知。问题在于有些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些人嘴上喊得响实际做不到。而澄星人却深谙其中奥妙,并能娴熟地付诸实践。要说秘诀,这才是真正的秘诀。